济海云帆

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喜怒哀乐,一个词曲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一个业余吉他手的酸甜苦辣,一个手机摄影师的春夏秋冬

铜年(1)

[color=#0000FF]题记:这是临毕业前写的一段文字,其实还没有结束的,有空继续写下去。本来是想写小说,不过三分虚构七分真实,当是回忆录吧……[/color]

      六岁四个月零六天,也就是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我进了学校。

    学校是什么?当年的我并不懂,胡里胡涂也就进去了。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学校是一个笼子。其实,我们一辈子就处于笼子之中。家是第一个笼子,容量是几个人的笼子;学校是第二个笼子,容纳几千人的笼子;社会是第三个笼子,包含了所有的人和笼子。后来我又明白,从学校出来的人人称龙中龙,原来是世人误解了,真正的含义是笼中笼。

    由于当年的天真单纯善良活泼可爱,相信了学校是一个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

    事实上确是如此,只是大人们却没有告诉我,与小朋友们玩十分钟的代价是要坐在一个位置上不能说话不能去小便更不能玩耍要认真听老师说些不懂的东西呆上四十五分钟。而四十五分钟后往往[separator]还要去小个便要花上六分钟,实际上能与小朋友们玩的时间只有四分钟,而这四分钟刚好能够走到操场然后再回教室的时间。

    这个代价太大了,第一次有了受骗的感觉,于是我们齐声大声的朗读“aoe”以表示抗议,可惜的是我们的抗议声越大老师的高兴也越大。

    六岁四个月零六天的我已经对价值判断有自己清晰的认识了,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开始怀念不用上学的日子。

    我是在一个很普通的日子里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

    多年以后在书上看到某伟人出生时天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祥瑞,我缠着妈妈问当年我出生时天空出现了什么以求证以后我会不会成为伟人。妈妈说当年生你拼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哪有力气跑出去帮你观天象。不过后来我知道果然在我出生那时天空出现了彩霞,因为我是在早晨出生。

    人在刚出生后不久都是没有记忆的,世界上还没听说有谁能记得在娘胎里岁月的旧事。直到我有记忆时,我已三岁。

    说来也奇怪,人为什么会有三年的记忆空白?对此我的理解是当年我们在喝孟婆汤时他们给我们的剂量都是超支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彻底地忘记前世。无论我们前世是福是贵是贫是穷,有何丰功有何过错,无论如何流芳百世无论如何遗臭万年,大家都从头来过。从这点上说人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可惜打我们出生那时候开始还是要经历不公平,因为对于我们出生的年代和出生的家庭,我们无从选择。

    但不管怎样,也许是因为那朵彩霞的关系,我的童年过得还算快乐。自我有记忆起,家里百分百的劳力都要去干活,于是就只有我一个人玩。我的家在一个国营的农场分队,队里最多也就二三十户人家,而二三十户人家中有小孩的不算多,和我一个年龄的更不算多。于是自己跟自己玩就成了生活中的主旋律。

    三岁是穿开裆裤撒尿都要喊大人的年龄,有些三岁小孩撒尿是不用有前兆的,直接就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些则会大声地吼,但其父母不明就里,当他们明白时就晚了,也不必疑似银河落九天了。

    当时的我对撒尿这一件事已经有独特的见解了,因为不管是有前兆还是没有前兆的乱撒尿,势必尿在裤里,一来尿在裤里实在不雅观,二来尿在裤里湿热湿热的感觉也实在难受,况且又没大人在家换裤子,就自觉形成了撒尿要拉裤子的好习惯。

    但终于有穿过自己拉不下来的裤子,但也终于能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法,就是捂住“小便处”找到大人然后才去小便处。其实说小便处,三岁小孩处处都是小便处。我算是比较有爱心的,每次都往花上撒,那时候不知道这可是真实的花撒。终于有一次我在忘了刚刚撒过尿的花上摘花玩,结果就弄了一身的尿,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童年的我没有任何的玩具,如果非要说有,那便是角落里的一堆沙和一堆瓦片加一堆小石子。虽说是俯拾皆是的东西,但将自己收集的瓦片和石子视若宝贝,尤其是那些可以在墙上画出痕迹的瓦片和圆滑的小石头。

    我一次次地将收集而来的瓦片加石子往家里的床底搬,这就是小时候我对家里的贡献——添砖加瓦。直到有一天被妈妈发现,她惊奇地说家里啥时候来了一窝老鼠,而且是癖好如此专一的老鼠。看着妈妈愤愤地清扫床底,我吓得不敢吱声,心里盘算着如何把藏在家里其他地方的石头作赃物转移。那天晚上她把床底下的宝贝如数丢在外面,由于惦着那几个最心爱的石子,本人经历了生平第一次失眠,想着明天早上那些石子会不会被人捡走了。

    漫漫长夜之后,我终于还是睡着了,不过由于对那些小石头用情颇深,强烈的信念终于在早晨醒来成功地抢救了现场。把所有心爱的宝贝转移到屋后,留下一两个比较心爱的石子随身携带细细赏玩,然后挖个地洞把所有的石头瓦片安置,然后盖上土压实,再然后做个记号,又然后就是离开,然后离开时不时的转头去看,然后觉得有点明显然后就又找了些草盖在上面。

    每隔几天我都会收集一些石头埋到地洞去,石头与日俱增,但我没有满足。小小的我突然有了个理想,要收集很多很多好好看好好玩的石头把屋后的空地全铺满。这个理想是远大的,因为屋后的空地是连着一座山的,换句话说这块地连着全世界的,这理想何其远大!事实上在我还没收集到半平方米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改变了。

    随着理想的改变我的理想就破灭了,于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就真的成了理想。

2006-8-19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2050)  /  

喝了点酒,头晕晕的

     有点找不着北了……渴酒就是这种感觉,事实上人很清醒,但头就是晕,总让人以为是在梦中。这也许就是酒精的作用吧。从来没喝醉过,只喝到吐过。人真的是很奇怪,为什么要用酒这种东西来作为交际的东西呢?无非就是一杯液体,喝下去就是给面子,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到厕所一抠连晚饭都出来,然后再喝再抠,事实上就是酒到胃里转了一圈又出来而已……看来啤酒厂倒是挺好赚了,挺明儿咱也开个啤酒厂去……

2006-8-19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2422)  /  

今天居然不怎么吵了

     来到茂名住的两个地方都是尚在工地阶段就搬进来的。第一次是学校的宿舍,当时只弄好了个大概,幸好的是房间也弄好了的。第二次住的是报社给的位于商品房的“单身公寓”,住十三楼,房号是1304,幸好不是1314,要不在这里住一辈子就没新鲜感了。

   由于处于装修阶段,从搬进来的第一天起这里就是吵的。噪音迭起,此起彼伏,又是高分贝,这样的环境下心情都被整得很差了。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东西都在晚上进行,晚上是安静的,还好还没安静到可怕的那种地步。这也难怪会变成一只夜猫子了。

2006-8-18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2575)  /  

不要轻易删除好友,一切将无法挽回

     今天突然想找一个朋友的聊天记录来看,才发现几个月前对方的Q被盗,换了新号,旧号被我删了。而珍贵的聊天记录都是在旧的QQ号上,一删除此号,什么都没有了。

   我的QQ从1999年使用到现在,七年了。在大学有了电脑自己能上网后,无论QQ怎么升级那些聊天记录我都保存着。后来不知怎么回事,QQ整个不行了,所以我现在能找得到的聊天记录只能去到2004年12月份。着实可惜,其实与朋友们的聊天记录我觉得挺珍贵的,尤其是跟一些朋友聊经常会蹦出“经典”句子的那些。以后啊,再不敢乱删好友咯,最起码也要先把聊天记录拷贝下来再说。

2006-8-1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2370)  /  

搬了新家

     思考了很久的了,换了域名,换了空间,换了博客程序换了版面……除了我还是我,其他全部都是新的了。哦不,还有我搬过来的那些博客,是从2005年4月到现在一年多时间的积累。在搬的过程中也重新再看了一遍,回头再看有些真的是写得很幼稚。不过有些看起来还是有点感动的感觉,极端时还有点想哭的冲动。因为有些当时的感觉,现在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我写东西虽然写得很烂,不过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情。继续记下去吧,多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的朋友。希望你们一切安好!

P.S 原来那个博客还会挂一阵子,然后会弄个转链到这里来。
P.S 毕业了有点寂寞,大家多来这里陪我聊天。

2006-8-1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2822)  /  

以前的日志(六)

失踪的这一个月,我在哪?
 
by 小晴天
2006年7月26日23:45星期三 | 心情


     胡里胡途地就说是毕业了,整个大学就好像是发了一场梦一样。突然间最熟悉的地方就变成了最陌生的地方,这个打击,也是人世间少有的了。如果不是电脑里留下的那些照片,如果不是上Q时偶尔碰到聊会天,真怀疑这一些都是不曾发生的。一些人,一些事,还没真正开始已经结束。所谓光阴似箭,也不过如此。说不定年老时回首一望照样也是一场梦,这倒真由[separator]不得为什么会有人说“人生如梦”了。

     大家都在奔波,此去一别大家就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了,路是人选的,但有些地方只有一条路,想到达一个地方你却又只能走那条路。老鲁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但世上哪来那么多勇于开拓的人?每个人都想走捷径,却每个人都在走着前人留下的路。

     说回来吧,毕业后的一个月处于真空的状态中。因为一开始还没能从十几年校园的梦中走出来,另外在原本熟悉的城市的另一头不甚熟悉的地方生活,偶尔又会回到原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地方又发现没有一个人认识的尴尬,物是人非的情感充斥着整个灵魂。

    现在想想大学生活真是天堂啊。。吃完就睡,睡完就玩,玩了再吃,吃完又睡,如此反复。完全无压力,考试也就是一学期后面一个星期努一下力就行了。呀,天堂呀,一去不回呀。。


================================

物是人非
 
by 小晴天
2006年7月4日21:24星期二 | 心情


仿佛跟在做梦一样,一下子毕业了,一下子工作了,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同学们仿佛一夜散尽,最后的晚餐时,并没有过多的感觉。当偶搬出学校,总以为同学们还在学校,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在宿舍,或者在图书馆。但当再次回到学校才知道,真的毕业了,真的他们都走了。

再次走到曾经一起班会一起活动过的地方,仿佛还能听见当时的欢声笑语,但这时的人们却各分东西。原以为班里的人很难相处,分别时却依依不舍。许许多多的“原以为”,现在也只能是原以为了。现在走在学校,原以为还能对学校有一点感情,发现恋恋不舍的并不是这个学校,而是曾经一起在这学校里的人。

学校里的人还很多,但在我眼中却是空空荡荡的。学校一切的场景变得熟悉而陌生,总幻想会在学校的拐角处不经意地碰到熟悉的人,但来来去去的,却都是陌生而年轻的脸孔。老了,终于觉得自己老了。不再是四年前那青涩的小子了。

原来,物是人非,就是这种感觉。


==============================

被睡逡点到玩游戏--回答问题
 
by 小晴天
2006年6月25日03:18星期日 | 心情


小晴天按:被人点到了,硬着头皮回应一下咯:
1.近期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答:顺利毕业,顺利做自己想做的事。

2.要是你的旧情人因你发疯,你咋办?
 答:偶没情人,就更别说旧情人了。

3.会不会同时爱上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呢?
 答:不同时应该会,同时应该不会。

4.假如生命只有一天最想干什么?
 答:努力让生命不只有一天。

5.一个人对你温柔体贴关爱倍加,另一个人让你爱的近乎发狂,却对你不冷不热甚至有点不解风情,你会选择谁?
 答:都不选,选二合一的。自信总会有二合一的。

6.你相信有外星人吗?
 答:我相信外星是客观存在的。

7.你认为人最重要的品行是什么?
 答:善良,无诚府无机心。

8.你心目中认为最好的城市在哪里?
 答:关键不在城市,而在人。

9.到目前为止,自己拥有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答:现在拥有的都很宝贵。

10.当你工作遇到不想做的时候怎么办?
 答:不想做就不用做啊?

11你对日本犯下的罪行怎么看?
 答:滔天。

12.朋友点名让你做游戏,你做不做?
 答:会玩就做,偶们都乐于志在参与。虽然有些问题问得很无聊。
游戏规则:
击鼓传花游戏,传给谁谁就得接着,请认真对待。下面是我的回答,去掉答案,就是留给你们的问题,答完后要发表在你自己的博客首页上,还要在标题上注明是谁(我被某某点到)点了你,你答完后再传给另外的朋友,而且要到他们的博客告诉他(她)哦!

我点名了哦:露可小溪  耳朵

==========================

卖书
 
by 小晴天
2006年6月23日21:50星期五 | 心情


今天宿舍几哥们清理出了一大堆书,四年来积攒下来教科书一批,估计价值原来值一千元(四人的加起来)。总共一百六十四斤,从七楼抬下来,死去了半条命。手一直在不停地发抖,才知道原来指望用来顶半边天的手是如此不中用。两架小车三个男人终于把这一陀书运到了属于它的归属——回收站。突然发现,原来书的命运也是如此不济,印出来之后卖到偶们手上放上书架上四年后就拉到回收站去回收,还不如当年就不要从回收站拿出来重新制作。不过这书也是有用处的,要不书商怎么赚来的钱?能不能赚是我的事,有没有用是你的事。估计这就是书商的逻辑。

最终一千元的东西八十RMB成交,当站长(回收站)把书往山峰一样的书堆上扔着我们的书的时候,心里隐隐作痛,这可是用老爸辛辛苦苦的赚回来的钱买的,几乎全新的就当废纸卖了……起码,当年也要在书上画上几画以证明此书用过发挥过用途啊……迟了……

兜着八十大元往大排档赶——只求好好撮一顿,最终就撮了一顿。到现在肚子还饱得很,这当然,吃了一百六十四斤的书,能不饱么?



================================

真的要毕业了!!
 
by 小晴天
2006年6月14日13:26星期三 | 杂说


早上照了学士服照,照片都还在同学的相机里,很分散……说不定每个相机里都有……一辈子也许就穿了这一天吧。郁闷的是,学士服居然还是从学校里租的。贡献了大学整整四年,到头来却连个学士服都没给白穿一天。真个郁闷。不提了。

早上真正是说明毕业了的是终于答辩了,可谓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关。成绩还不知道,不过也懒得担心了。主要是没那个精力去担心了。从现在起,解放!等待着离开校园。窝了十几年,终于有一天快要离开了。虽不舍得,但人总要长大的。

2006-8-1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3224)  /  

以前的日志(五)

溜冰去了  

by 小晴天
2006年6月9日22:14星期五 | 杂说


发现好久没更新哦..

昨晚溜冰去了,属于偶的第二次。上次已经是会了的,但这次还是不会。不过毕竟溜过,上手(应该是脚才对)还算快,就是溜得不快,跌得也快。基本上没人吓我也会自己瞎撞到栏杆上去的,所以别人一吓,基本上偶一个不知所措就直往前冲的了……昨晚除了我们几个,差不多最差水平都能倒溜。偶们顺溜,但偶的顺溜没他们的倒溜顺,[separator]跌啊跌啊,跌到鼻青脸肿了……不提了……

对了,今晚世界杯哦……


===============================

突然觉得很空虚
 

by 小晴天
2006年5月24日21:45星期三 | 杂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在不经意之间就流走了。总是很“雄心壮志”地说要干什么干什么,如何如何做一些事情,但还是每日每夜在颓废中度过。坐在电脑前,不知该干些什么好,离开了电脑,就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好。看电影吧,没啥好看,听歌吧,没啥好听,游戏吧,没啥意思……快抓狂了……继续抓狂吧。。

     唉,逛MIDIMALL去。

====================

今天看到最搞笑的话
 
by 小晴天
2006年5月20日14:20星期六 | 杂说


    为了搜想念雨生的《我是多么想你》一歌不小心看到的,笑死我了:

    这边周杰伦刚刚分手,那边竟传出他的新欢是李宇春,周杰伦昨天闻言态度大变,他一脸严肃说:“一说到这个我就要跳出来澄清,我喜欢的类型跟所有男生喜欢的类型无分别,大家不要把李宇春列入我绯闻女友内。这是出道以来最好笑的对象,她那么中性。”



=================

论文真的好难写
 
by 小晴天
2006年5月20日00:26星期六 | 杂说


     说不定一辈子认认真真自己做的论文就是这个毕业论文了,真想写好还真的不容易。资料堆得跟山一样高,还下载了一大堆别人的论文做参考……估计看完天都亮了。硬着头皮看下去啊,论文这东西还是需要“厚积簿发”的,咱这些都没积过,有一点就算一点了。不过老看那些资料,其实到头来论文就是重复他们的观点,自己倒没多少主见。看蒙了头啊,无奈,能写出来算万幸了……刚开了个头,争取一两天内熬出来。

搞得博客跟论坛都长荒草了,罪过罪过~~~~


================================

一周年记念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26日19:27星期三 | 杂说


热烈祝贺本博客一周年记念日!!!

一年以来,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与点击。不管如何,茫茫网海能来到这里也是缘份,能够与大家分享也是我的荣幸。这个博客会一直存在下去,时刻欢迎大家的光临。再次感谢大家对区区的关注!


===================================

忙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20日23:15星期四 | 杂说

忙碌的一天,忙这个忙那个……其实,一直在瞎忙。要出去一趟,回来一定努力把论文弄完。然后,再闪去一趟……再然后,再回来,然后一切可能就会这样子尘埃落定。但是,尘埃,总有一天会再次扬起。


==================================

今天上课了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18日23:20星期二 | 杂说


     今天上课,可能是学生时代最后一次听老师讲课,虽然是边听边睡觉……下周就进行考核,然后就是论文时间,再然后就告别学生时代。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原以为很漫长,却是说到就到。原以为会有某些感伤,却也是来了就来。麻木了吧……或者说学生时代就并不是什么好的时代,但总归,在心底占了重重的一席之地。想想,所有一切值得回忆的基本都是在学生时代发生的事情。而此时,旧同学们早有的成家立业,有的在为生活打拼,现在轮到我了……期盼明天会更好吧!



============================

人因梦想而伟大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14日21:26星期五 | 杂说


     常常在想,有些事情决定了就去做吧。但事实上,别人的看法很轻易就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我的看法就跟了别人的看法,最终就是自己没看法。总是觉得立场应该更坚定一点,小时候经常唱“立场坚定斗志强”,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老是没有斗志了。原来是我的立场没有坚定。

     这两天做了很多事情,但这些事情可能都是无用功,经常头脑发热就做一些事情,但又不能执着地做下去。有时候挺佩服那些执着的人,特别是那些别人都认为是错的,自己还坚持是对的而执着的干下去。这似乎有点像“明知不可而为之”,但又毕竟不同。“明知不可而为之”认为是对的,但不可为,还是为了。而执着则是自己认为是对的,这就够了,这就是坚持做下去的理由。就像经常听到的那个寓言里的屎壳郎,推上斜坡,滚下来,再推上去。站在我们的角度它很傻,但不知又有多少人能站在它的角度去想过没有?

     也许一切都只是尝试吧,终归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什么大道理之类的扯不上什么关系。而跟梦想就更扯不上什么关系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就是说思想决定命运,不知我的思想决定了我是什么样的命运了。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为我没有梦想,所以我并不伟大。


===========================

搜搜自己的"贱名"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9日10:33星期日 | 杂说


经常喜欢在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里搜自己的名字,看看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又有多少又是别个同名的信息。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常用汉字也无非几千字,常用来起名字的也不算多,想必重名会有很多了。果然,一搜之下,与我同名的还真不少。

百度搜索“林一帆”

在第一页中:
第一条是找人网的,留下信息不多,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与我无关。
第二条是我的新浪博客
第三条是我的求职简历
第四条跟我很像,跟我同名,同性,同年出生,同届毕业,同在广东,同跟潮汕有一定关系
第五条一个叫林一帆的七岁小女孩……
一直看下去,大跌眼镜,原以为不俗的名字居然有这么多人同名,还各行各业都有,还好,基本都是正面人物。列举一下(按搜索顺序):

林一帆,女,七岁,66club未来之星征文参赛——《轮滑,让我开心让我痛》
林一帆,男,1980年生,侨界文化名人
林一帆,男,2000年生,小名帆帆
林一帆,男,汉中温州商会会长、汉中市鸿泰游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一帆,男,1939年生,“微波屏蔽材料——导电布制造新工艺”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林一帆,女,北京红印坊有限责任公司
林一帆,男,网友小说《骨痛》人物
林一帆,男,网友小说《记得》人物
林一帆,男,网友玄幻小说《侠客》人物
林一帆,男,被砖块击中脑部,爱心倾注救回危难生命
林一帆,男,22岁,台北縣某電玩大亨的長子,被绑架后获救
林一帆,女,第四届《网络新文学》优秀作品《姐妹》人物
林一帆,万菱实业董事总经理
……

发现还很多很多,不列了,居然很多都以林一帆作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或其他相对比较重要的人物。看来,许多人对“林一帆”三个字印象还不错哇。

2006-8-1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3018)  /  

以前的日志(四)

给点阳光就灿烂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4日23:01星期二 | 杂说


今天突然就想到这句话,念叨了半天: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洪水就泛滥。念叼完了,回头想想为什么不是给点雨水就泛滥呢,这样子就比较符合“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了啊。

本人挺喜欢阳光的,尤其喜欢柔和的阳光,于是网名才叫小晴天。另有一个词叫“一米阳光”,看来大家都喜欢不多的阳光,再结合给[separator]点阳光就灿烂,如此说来许多人应该很灿烂才对。但是现实中我看到“灿烂”的人还是少数。

也许是越是得不到的才越是会喜欢吧。


===============================

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  

by 小晴天
2006年4月3日19:43星期一 | 杂说


     老是觉得自己没毅力,干什么事情都很难有始有终。现在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来培养自己的毅力,那就是以后每天一个日志有得写就胡天乱地地吹,没得写就找点什么来写。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毅力。就从今天开始了。

     今天打了一下午球,于是脖子很酸。打篮球其实就是一伙人追赶着一个球,以获得一个投篮机会。进了,一拨人欢呼另一拨人无语。不进了,一拨人不欢迎另一拨人也无语。然后继续。于是盯着篮板看的时间要比拿着球的时间多,而且是多得多。

     发现还真的没什么好写,也许好写的还没出现,因为今天还有好几个小时才结束。希望不是在记流水帐。此致,敬礼。



===============================

这两天好困好累
 
by 小晴天
2006年2月25日00:22星期六 | 杂说


困,是因为累了;累,是因为好困。凡事有因有果,因为困和累,所以就是又困又累。
睡得越久越想睡,睡并不是止困的唯一良药,就像发烧要吃退烧片,但有时发烧并不是退烧片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退烧片只是头痛治头,有时头痛是由脚痛引起的。
人睡得最死的那一个未必是最困的那一个,所以有些人幸福有些人不幸。困了会很累,累了会很困。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累。困了会说胡话,累了会说不出话。
人总有困的时候累的时候,但总算还有清醒的时候。
现在真的很困很累,身累,心也累。


字体:大 中 小
永久地址 http://blog.fantasylin.co......cleid=a_20060225_002207
引用地址 http://blog.fantasylin.com/tb.php?tb_id=1140798127

评论(1) | 引用(0) | 阅读147次 | 编辑 | 删除 | 清空回复 | 置顶

睡逡(60.176.95.167)在 2006年2月28日23:33星期二 评论:  [删除] [回复]
真有意思,蛮有哲理的。我读给君听,写得有意思。难得可以笑一下。



====================================

开学了
 

by 小晴天
2006年2月20日21:01星期一 | 杂说


     也许这个学期是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学期了,但始终没有那种上学的心情。这个学期意料中的少课,意料中的不知所措。总说生活不应该怎样怎样过,却在说着说着的过程生活就那样子过了。不必感叹无奈,生活本来就是这样。

     一种生活本来一开始不是那个样子,却总在那种生活的最后让人产生一个那种生活本来就是那样子的错觉。比如校园生活。掐指一算,人生二十三个年头居然在校园里呆了十七年,造成一种好像人生就是在校园开始的。其实不是,而是在社会。现在校园生活要结束了,要回到社会。只不过这个社会,已不是校园之前的那个社会。

     不情愿离开校园的,校园太舒服了,生活在校园就如生活在大树的荫蔽之下,晒不到太阳,也淋不到大雨。校园有太多太多的回忆了,有同桌的你,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一起在纯真的年代里成长,纯真的年代不是经常都会有的。人一辈子纯真的年代有且只有一次,从出生开始,到校园时代结束。有些人可以一辈子不离开校园的,那就是毕业后当教师的,不过此时的校园已不是原来的校园了。

     剩下四个月,不长不短……


===================

再谈《无极》与《馒头》
 
by 小晴天
2006年2月16日14:56星期四 | 杂说


    《无极》是去年年底的片子,假如没有《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称《馒头》)我相信在这个年头会慢慢的偃旗息鼓,随着陈凯歌的欲打官司的举措,再次引发了一场对《无极》与《馒头》的大讨论。

     我个人理解的此事的背景是:
一,陈凯歌用了三亿四千万拍了一个叫《无极》的电影,影民们在疯狂的宣传之下怀着期望走入了一张门票值八十元的电影院,进去时一场期望而却出来时一场失望。
二,胡戈正是众多影民们中的一员,后来便利用《无极》的画面剪辑成一辑模仿CCTV《法制在线》的节目名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看过《无极》者看《馒头》无一不捧腹大笑,胡戈在网络随即走红,成为2005年年末2006年年头网络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三,2006年年头陈凯歌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欲告胡戈,并大骂之“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引自媒体陈凯歌言)
四,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网络及民间舆论近百分百的倒向胡戈。

     抛开打官司不谈,个人觉得事实上这件事情的焦点在于:
一,《无极》是不是好作品?
二,《馒头》为何如此得人心?
三,陈凯歌为什么要告胡戈?

     我看过《无极》,是网络共享上的枪版无极(不知跟在电影院看原版无极差别有多大,所以偶说的是看枪版的感受)。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一部作品好与不好主观性很大,而且我觉得作者也没多少资格评价自己的作品是好还是不好。像我在玩一下音乐的过程中发现,花心血最多的未必是最受好评的,因为影响评论的因素很多。而对《无极》,是我看过的不喜欢的电影之一。我个人很情绪化,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是连它的优点都讨厌了。所以,在我的眼中,《无极》并没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而我不喜欢《无极》的地方,一是我看不懂情节,没有什么地方让我觉得好看和感动的地方;二是我看出很多地方很造作的痕迹,想取悦观众但却估错了一些观众的反应;三是宣传中的三亿元拍出来的东西让我期望值很高,但看完后的失望值比期望值还高得更高。

     一,情节确实莫名其妙,具体是什么情节就不说了,很多人都看过了。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电影至少能让人看得懂要说什么要表达什么。电影是什么?在我的概念中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文以载道”,即使不载道也要让人觉得好看。比如一些香港式笑话的电影,纯粹搞笑而已,没什么深刻涵义,但看过来很过瘾。对我而言,好看的电影总是看得懂的,看都看不进入去的电影我只会打瞌睡。没办法,偶的素质修养是极低的,看不懂很多深沉的电影,难不成电影都拍给上层人士看的?不过我发现国外的大片和有名的片我都看懂了,虽然偶英文字母不识几个,但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下偶居然是看懂了,但却看不懂一部自己母语的片子。比如我看过《指环王》,愣是被情节,叙事的节奏及宏大的场面所深深吸引,但却欣赏不了这一部被称之为“中国指环王”的作品。《无极》在前面的几分钟里,场面很宏大,但我却感觉不到气势磅礴,要那种气势,是要有前提的,不是场面宏大就会有气势的。在戏剧的情节上,矛盾很重要,很可惜,我觉得《无极》中的矛盾很牵强,真的有“本该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却因为一个馒头而造成人性的扭曲”的感觉。整部作品的情节性,叙事的节奏性都与本人的固有频率不能互相共振,让我看得想睡觉的感觉。不要跟我谈电影里的画面有多华美多漂亮,一个电影最重要的是情节,其次才是画面。我看的是电影,而不是风景欣赏片。

     二,影片许多对白让我有点反应不良的感觉。几乎电影里所有“富含哲理”的对白偶都有点反胃,真正运用好这些哲理性的语言应该是在电影中不经意地说出来,自然而不露痕迹,让人在电影之后可以细细品味。而刻意地去表达,只会让我一再反应不良。这不知是剧本的事还是导演的事,总之反映出来就是这部电影的事。

     三,《无极》的“性价比”非常低。电影说到底毕竟是娱乐的东西,赚取眼泪也好,赚取笑声也好,这是电影制作者跟观众的互动。《无极》一再宣传耗资三亿,从人们“一分钱一分货”的日常心理自然会对其有极高的期望。但很可惜,在许多人的眼里《无极》的可观性还不如一些不用花什么钱就制作出来的FLASH动画。

综上所述,《无极》在我的眼里不是好电影。

     第二个问题,《馒头》为何如此得人心。

    《馒头》的得人心正是源于《无极》的不得人心。不管网络上还是民间(事实上网络很大情况就是反映民间)对《无极》的评价是贬多于褒,而且是多得多。为何人们如此一致地贬《无极》?唯一的答案就是《无极》不好看。你花了多少钱不要紧,至少要让人们觉得好看,大众的人都是平凡的人,只能用平凡的眼光看问题。大众的要求也很低,我花了八十元,你至少让我在这一两个钟头内看得爽。假如《无极》定位为大众电影,那这部电影无疑就是失败之作;如果《无极》定位为商业电影,那这部电影就是成功之作;若把《无极》定位为艺术片仅供少数人欣赏,那我无话可说。

     而《馒头》只是代表众人说话而已,是大众的心声。或许是时势造英雄,如果不是《馒头》大众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望这个电影,而胡戈利用自己的特长做了《馒头》为大众代言,也成就了自己。

     第三个问题,陈凯歌为什么要告胡戈。

     这个问题只有陈凯歌自己才能回答。许多媒体和评论都把这个官司上纲上线,提到什么文化高度之类。我觉得没必要,我觉得更大的可能在于陈凯歌的性格。至于他什么性格,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从种种迹象看来,他缺少娱乐精神以及中国传统大师的心胸气魄。从他早期不许媒体评《无极》负面消息及本次打官司中看出来。真如网络某些评论所言,“他眼里容不下沙子”。但是不知只想听好话的陈凯歌是否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呢
     不过,我觉得陈凯歌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告胡戈。
     如果陈凯歌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师,那么,他应该对这一现象宽容对待。中国民间是一个英才倍出的大杂烩。我们总说中国人如何如何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幽默细胞等等。《馒头》是否侵权我不知道,这是法律上的问题。但有这种想法却是一种好事,因为我们不应该压缩自己人的想像力。很可惜,胡戈表示今后不再做类似的视频,一个胡戈不做了,是否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胡戈呢?

小晴天于2006/02/16
个人博客http://blog.fantasylin.com

2006-8-1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3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