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海云帆

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喜怒哀乐,一个词曲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一个业余吉他手的酸甜苦辣,一个手机摄影师的春夏秋冬

微博这个自媒体

今晚,也就是刚刚,杨海鹏救妻案刚刚结束庭审,结局是什么,还没看到。这个案件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度,微博功不可没。

我开始玩微博,也就是前些日子刚开始的事情。我用我原来的UC号,居然就登陆上了,于是就使用了。原本弄了两个,一个专聊音乐,一个做回自己。但这过程中发现并不人格分裂的我,要在微博上分裂,也挺难的。所以也就罢了,合成一个吧,原来那个作废。

我关注的基本分几类,一类就是媒体,大多数是纸媒;再就是媒体记者;还有一部分学者;剩下的就是音乐的,还有同事等等。自己的分类不甚科学,但都是自己知道的。

有时我会在微博上传播些新闻,这些新闻基本[separator]上都是揭阳本地的新闻,都是报纸新闻,实际上都是自己的或同事的。在这个过程中,微博这个自媒体与媒体人本身就应该有点微妙的关系了。

我有个同事也注册了个微博,之前有时会抢发还没发表的新闻上去,甚至传上去“内幕”。我觉得这个行为欠妥,因为这些新闻,基本都是以“记者”这个单位身份得来的。除非你的消息来源是一个“市民”同时也可以获悉的。所以我在发微博的时候,坚持这些:未发表的新闻不先发,有可能发表的图片也不先发。只有上交编辑部挑剩了,那些才算自己的。

有时候就是觉得这么难解难分,记者这个身份也是。去外面买东西,如果遇到被商家欺诈之类,那么,是表明身份维护权利,还是这个时候纯属个人私事?这个倒是很难选择。但是有一点,如果表明记者身份来获得“打折”,那一定是不妥。

本是想聊聊微博的,发现晚上的思路极不清晰,作罢。

2011-9-20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525)  /  

揭阳的交通。

回揭阳半年有多了,对揭阳交通的状况又有了新的认识。几个月前写过一条关于揭阳红绿灯设置的稿件,到底是不是很科学,我不是专家,无法评论。但对于红绿灯,我想不管停的时间长短,只要大家都能遵守,我想交通状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除了只有一两个人在的时候,我还真从没看到揭阳哪个红绿灯没有违章行为的。最严重的莫过于闯红灯,闯得最厉害的就是那些买菜的中年妇女,在她们的眼里,哪有什么红绿灯,只有车速快不快。只要有空档,不管别人,只顾往前冲。其实这也难怪马路上车笛长鸣了,虽然我又写了一条关于“禁鸣形同虚设”的稿件。

揭阳的马路不宽敞,榕城的马路更是狭窄。但我想,这不能成为各种违章的理由。你不遵守我不遵守,只会更乱。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就是难以落实。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我看人会越来越自私自利,不顾他人。

我更痛心的是,在闯红灯的大军里,中小学生也是个大群体,相对那些“大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骑着单车,过马路根本不看后面有没有车,经常是把开小车的和骑摩托车的吓一大跳。

如此看来,揭阳人的骑车开车技术都很不错啊,在这样的环境下,在马路上能碰到的事故并不算多。大概是那些司机都知道了,无论任何时候,前面都可能窜出个人来,谨慎了很多。一位的哥曾对我说,在揭阳开得了车,去哪里开车都不怕了。

2011-9-15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484)  /  

工作用

 


榕城区有关公众号:

榕荫古城 善治新兴












2011-9-14  /  济海云帆  /    /   转载备份   /  评论(0)  /  浏览(988)  /  

我经历的网络时代

我恰好是在2000年左右进入网络,掐指一算,十年有余。经历的几个时代如下:

一,聊天室时代。这是个多人对多人的时代,其实一切乱糟糟。如果是单纯地聊天,吸引不了我。那时腾讯还叫OICQ的时候,它的聊天室里有个叫“对联之家”的,在里面玩即兴对子。当时里面真的都是才子佳人,我一个高三生,看了很多古诗典故之类的,才勉强算是应付了一下。后来才发现,若干名牌大学的学生在里面玩。

二,聊天工具时代。当然,最早用的是OICQ,虽然现在变成了QQ,但还是它一家独大。中间也用过UC、ICQ、EPH等等。最后,还在用的就是QQ。只不过时至今日,还呆在QQ上的人们,虽然聊几句是举手之劳的事,但谁又还跟谁真正静下来聊过?现在,QQ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传文件的角色。

三,论坛时代。实际上与上面的时代是同时的。如果聊天室是个大茶座,那么论坛就算是个搭了台的茶座,想说话的人先到台上说两句,接下来大家再跟帖。我开始玩论坛,同样是在腾讯,在里面的诗词联之家发古典诗词。当年的版主真勤快,基本每帖必复哪。后来,热衷上关于音乐的论坛。也正是在论坛上,才学习到了许许多多的技术性的知识。

四,微博时代。这是每个人都搭了个台的时代。说的话少了,频率却多了。时间浪费了,东西却没学到。这就是目前我对微博时代的看法。做信息控没用,真正有用的是沉淀下来的知识。

2011-9-14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942)  /  

今天是教师节,我把我能想起来的班主任简短写一写。

小学一年级:(阳春县三叶农场乔连分场5队小学,吴老师)
印象中,我人生中的第一位班主任吴老师当时挺着个大肚子,教我们语文课。有一次,我因为迟到了,我来到课室门口,我不敢进去,等了一会后,有另一个迟到的同学来了,我招呼过去,没想到刚好吴老师就站在门口。后来她给我的评语是“内向”。

小学二年级:(阳春县三叶农场三叶医院小学,梁老师)
当时我是转校过来的,班里只有7个人,这已算是“大班”,有的年级是没有人的,六年级才3个人。当时我就笑着,不管怎么考,怎么都是前三名哪。因为是转学过来,有些辅导书我是没有的,梁老师就把自己的那一套给了我。选班长时,梁老师实行“民主”化。班里一位喜欢和我一起玩的男生选了我,我选了一位女生,那名女生“礼尚往来”回选了我,于是我2票,其他人都只有1票或0票,于是我当选班长。这是我读书来唯一一次当正班长。

小学三年级:(阳春县三甲圩小学,林老师)
我读的小学散掉了,我又转校了。记忆中,林老师是个文静戴着眼镜的老师。我们班级是在二楼,都是木地板,踩着“噔噔”响。这位老师批改作业,用的是红色墨水的钢笔,我觉得那颜色很好看。于是后来我也想要有支钢笔,就攒零花钱买了支。虽然都姓林,但林老师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的印象并不算多。

小学四年级上:(阳春县三叶一小,梁老师)
无巧不成书,这名梁老师是我二年级的梁老师,学校散了后到这边教书,而我在三甲圩小学读了一年后,我父亲说学费太贵,又转学到这边来。还巧的是,这里我又遇到了我5岁之前一起玩的小女孩。不过到了小学四年级,人长大了点,不大好意思了。对于梁老师,我印象不深了。但对于这个班集体,我印象最深了。我虽然在这里只呆了一学期,但这里的同学很好,班长周述雄把自己的书给了我,学习委员廖卫鸣(音)还带我玩。我走的时候,班里的同学还伤感为什么同学来了又走。

小学四年级下:(揭阳市南河小学,X苏芝老师)
这名老师的姓我一直不知道。我是转校来的,学期末考试,我考出来的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三,她好像不相信,于是在我的“学生手册”中划了一下,可能是核实后确实是第三,于是又写上了第三。

小学五年级:(同上,何蜜心老师)
何老师对我极其照顾,一学期后破例把我升为“副班长”,形成了班里一正两副的局面。这一切的由来应该是那段时间我作文写得好,她经常在班上念我的作文。她给了我写作文的信心,让我一直就写到了现在。

小学六年级:(同上,林美容老师)
林老师延续了何老师对我的照顾,也常念我的作文。那一年的儿童节,她想让我演出唱“龙的传人”,推荐我到她儿子(也是同校老师)那里唱一遍。但后来,隔壁班的一名女生去演出了。当然,我当时对这个不抱希望。

=================

初一:(揭阳市磐东中学,林麒麟老师)
老师是跟我同村的,他有个弟叫“林到此”。林老师好像教我地理,不是很记得了。由于来到中学后,我成绩不算突出,与老师的互动不多。倒是记得有一次,我前桌一名同学上课无聊在墙上挖洞,林老师上的那一节课他恰好把墙挖穿,他就把手伸进去,谁知道卡在那里了。而这时,林老师面无表情把眼光投了过来,全班的人盯着那同学看,那同学使劲把手拉出来……

初二:(同上,林德高老师)
这老师是隔壁村的,教完我们后,就“金盆洗手”了。这一年我这个班是最混乱的,以致按惯例是到初三,5个班并成4个班,拆的会是5班,但升初三后,拆的就是我们2班。不过不久后,全部重新洗牌,分“快慢班”。

初三:(同上,卢老师)
晕,因为大家都叫他“驴”老师,搞得我连他的名字全忘了。他讲话有点口音,教我们英语好像。听说现在已升级为某校副校长。

==================

高一:(揭阳华侨中学,黄惠德老师)
这老师教我们物理,外地口音。我与他的说话不多,只记得当年我因为在一期刊上留下了地址,所以收到了全国各地300多封信,他跟我在教室门口谈了一下话,我跟他说了实情,他也就没说什么。

高二:(同上,周素嘉老师)
这年跟老师的互动最少。

高三:(同上,蔡洁鸿老师)
蔡老师教我们英语课。印象最深的是,那年高考台风来袭,突发洪水,教室什么的都被浸了。我家远,后来蔡洁鸿老师把她在学校里的宿舍给我住。我好像怕不习惯没有住。感谢蔡老师!

高四:(揭阳第一中学,应该是林老师)
这是多出来的一年,班主任管得不多,大家都是各顾各的复习。所以对班主任印象也不是特别深。

===================

大学:(茂名学院,刘飞宇老师)
在大学中,很多人是一年才见班主任一两次的,见更多的是辅导员。但刘老师也给我们任课,所以见得多点。刘老师上课爱讲与自己家人有关的段子,有些同学私底下不是很喜欢。我毕业后,她家遭遇下水道倒灌水,我以记者身份上门干涉过一下。她现在日子应该过得还挺幸福吧。

===================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我没有送过礼物给老师,也没见过老师收礼物。他们虽说并不能做到完全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他们责任心都很强,对成绩好的学生加以勉励,对成绩差的学生加以鞭策。我衷心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位老师,以及每一位导师,你们是值得我尊敬的。因为你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影响了我。

2011-9-10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2210)  /  

我的新浪/腾讯微博即时状态

[p align=center]
新浪微博(常用):
[url=http://weibo.com/1213213035?s=6uyXnP][img]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213213035/e614bd19/1.png[/img][/url]
腾讯微博(只用于显示QQ签名):
[url=http://t.qq.com/fantasylin][img]http://v.t.qq.com/sign/fantasylin/b3035c05c6c7cfbc9485315e742583abf7d93304/2.jpg[/img][/url]
[url=http://t.qq.com/linyifan][img]http://v.t.qq.com/sign/linyifan/2ee78773c3d69e1394e9022db6877a04026f0b43/1.jpg[/img][/url]
[/p]

2011-9-7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