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海云帆

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喜怒哀乐,一个词曲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一个业余吉他手的酸甜苦辣,一个手机摄影师的春夏秋冬

答音频应用坛友《如何把音频应用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一、为什么音频应用以前那么火,现在不火了?

电脑音乐类论坛最有人气的时候是2000年至2005年几年间。因为那几年间电脑硬件、系统,还有各种音乐类软件、音源层出不穷,在H2O等组织的大力努力下,许多传统硬件派的音乐人都在往电脑音乐过渡。所以很多东西需要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很多基础的东西就讨论得差不多了。就当下而言,其实如果一个人想自学电脑音乐制作,网络上的资源已经足够丰富。

二、为什么大师、大牛级人物不像知乎那样经常出没?

我的理解是,这个行当本就是一个灵感创造性行业,许多人的生活工作本身就是日夜颠倒,压力大,休息不足的情况。而且工作时已经长时间面对电脑,在能休息的时候上论坛并不是最好的一种休闲方式。有那时间不如搜罗目前欧美日韩前沿的音乐聆听学习最新的音乐走向。何况如果要认真解答问题,同样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尤其是那些还要贴图的,写个帖子那真是痛不欲生。

其实在知乎上,音乐类的“大伽”也不算很多。也许就是这些原因造成的。知乎很多专业的写手,都是某一些行业的工程师、研究生博士生之类,其他他们反而是有时间常上知乎,解答问题,获取自己的存在感。

而音乐“大伽”其实不太需要在论坛刷这些存在感。整个音频应用注册的ID,别说大伽,实际上真正职业做音乐这一块的,比例也不会太大。你说大伽们有必要在这些业余的爱好者面前来刷这些存在感?而且说实话,目前以论坛的构架,还有知乎的构架,真要刷存在感首选也是知乎。

3、音频应用是否还能再上一个高度?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你会发现,音乐制作类论坛真是百花齐放啊:MIDIFAN、绿洲……我这篇文章有总结:这里。

但是,当年能跟音频应用平起平坐的那些论坛,今天安何在?

互联网的江湖,一开始百花齐放,一段时间后马太效应出来,最终大浪淘沙,所以现在基本上就是BAT的天下。论坛何尝不是如此?

再说,互联网从门户走向论坛,走向QQ,走向博客、微博、走向微信,其实就是一个去中心化、实时化的趋势。

所以很多人与人之间联系沟通依赖论坛的方式,已经部分被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群组等替代了。

论坛未来还存不存在,或者是以如何的方式存在,都是存疑的。趋势本来就如此,拿什么跟趋势作斗争?

这个论坛的创始人、管理员,感觉是把音频应用当爱好来做的,并不是正儿八经地把它当作一个媒体来经营。所以,论坛程序升个级都能跨上几年,也没有与时俱进的跟进公众号之类。所以目前的状态如此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现在还有音频应用可以登陆、交流,形成一个还不错的氛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也不要什么都要求别人怎么做,起码也要自问一下自己,对待那些新手提的你觉得低级、不值得回答的问题,你又是否能尽心尽力去帮助,去回答,就把它当作知乎上的问题一样。


原帖:点此

时间:2017.04.19

2017-10-11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979)  /  

写在2017年初

1482981828846036.jpg

(2017在路上。来自:第一黄金网)

 

多年以来,总是喜欢在岁末,或者年初,写点什么东西纪念一下。

 

回看前几年写的这个文章,总是很容易就写成带鸡汤性质的文章。也是,我很少给自己打鸡血的,也许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一年中唯一的一次。过去的2016年,出了很多黑天鹅事件,比如英国脱欧公投、川普当选等等,不过这些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我身上也有黑天鹅事件,表过不提。

 

还是先抒情一下吧。过了一年,意味着又大了一岁。每年都说,25岁之前都报虚岁,25岁之后只能报周岁。想起去年有人问我几岁,我居然突然就征了一下,我竟然搞到自己几岁都忘记了。这是选择性遗忘吗?算了一下,2017年,虚岁35,周岁34。看着这数字,怎么觉得人生才刚开始,TMD就奔四了!

 

35岁,说老么?我认识的一位网友,70多了还开始学音乐制作。说年轻么?人家百度的副总裁都是90后了。我这两年算是想通了,岁数跟你的成就、未来一毛钱关系都有。有关系的是,你有没有勤勤勉勉地学习,踏踏实实向着你的目标前进,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一点运气。如果你的运气好到被推到风口上,你也可以成为某一段时间的伟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现在对待人,只要是大学毕业,甚至是超过了18岁,我都不把TA当小孩看。这个时代,真的不是看年龄就可以断定前辈后辈的了。即使在同一个专业领域内,你先进入,你就能保证你的经验、水平,就达到了前辈的标准?现实中挺多倚老卖老的人,这些人其实除了年龄因素,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尊重的理由?

 

跟前几年不大一样,我现在虽然到这个岁数了,但我却觉得我很年轻。即使到了35岁,我觉得自己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性。今年接触了目前在揭阳可以说是站到了风口中的一个创业团队,掌门人都是86年的了,而且这就是团队中最老的了。与这个团队的交流,引起了一些体制内思维与体制外思维、一线城市思维与四线城市思维之类的一些碰撞,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什么是年轻?我觉得最关键的一个词语就是“好奇心”。人自生下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主义的泛滥,就让人对周围的一切不再敏感了,心态就老了。我觉得,人的身体可以老,这是客观规律没办法。人的心态如果老了,那就真的老了。人生就此没了激情,没了向上的动力。

 

前几年,我觉得自己的心态确实是有点老了,喜欢抱怨,喜欢给自己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然后描述完了就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从而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2016年以来,这种现象少了。后来发现这就是罗胖所说的“巨婴”现象。破除这种现象就是行动。我觉得这一年我有点成熟的标志是,我不再喜欢说了,喜欢去做。

 

不过你要问我说,做了啥,我还真的说不上来。唯一能让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叫“写歌论坛”的公众号。一位叫古典的人研究说,未来是“超级个体”的时代,先不管这个论断正确与否,作为一个媒体从业10多年的人,做得多了,对碎片信息的拮取、编辑技能还是比普通人稍强那么一点的,既然如此,就做个公众号来玩玩呗,验证一下这种自我叠代,乐高式组合玩法适不适合自己。

 

好吧,不说太多了。这篇文章也不会有什么干货,就是做一个年度小结,然后,哦,还没展望未来呢。现在的我不会有太具体的目标,且走且看,未来仍有无限的可能性,一定会有一片多彩的天地,在等着我们。

 

-完-

2017-1-11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1006)  /  

【原创歌词】麻烦

朋友,就是用来麻烦

作词:济海云帆

你是我的朋友,我才麻烦你,

只有你才能做到,没有压力的索要。

你是我的朋友,我要麻烦你

……

阅读全文>>

2016-10-10  /  济海云帆  /  标签: 原创 歌词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1036)  /  

我的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每次听着朴树的《那些花儿》,我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阅读全文>>

2016-5-3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991)  /  

捡贝壳的阿哲

阿哲又做梦了,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梦。

他梦见走在海滩上,满眼都是漂亮的贝壳。

守卫海滩的人跟他说只能带走一个。

他想要一个,但不知从何下手……

阅读全文>>

2016-5-3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1)  /  浏览(1191)  /  

翡翠市场未来是春天还是冬天?——我的粗浅看法

身在揭阳,而且家乡就是磐东,天然地会有一些亲戚同学在阳美一带从事翡翠行业,一夜暴富的传说没有在我的这些亲朋好友中发生,但得益于这个行业前些年的大发展,他们大都过上了不错的日子。有时我也走近他们,了解了解这个行业,也形成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如果2009、2010年翡翠市场的火爆达到顶峰的话,2011、2012的市场是最严冬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在这个时候退出了这个行业,而且是加工型的,非贸易型的。不过他是做白玉的,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这从一个小侧面反映出这种情况。在我的朋友中,大多都是加工型的,所以受的“冲击”其实并不大。2013年市场有所回暖,但也有正常的市场流动:在我一个同学周围的商铺中,有小部分也是换了一札札的人马。

 

至于为什么2009年市场会火爆,我认为肯定宏观经济有关,大量的原本要投进制造业,甚至是房地产的资金全都进来了。很直观的反映就是,阳美市场在不到10的时间,整个市场的规模,参业人数也许是2002年的10倍都不止。目前已形成了阳美展销中心、创鸿、老玉街、乔南市场、百分市场等成片的大规模的有各自定位的商铺群。在这些商铺群的老板中,真可谓集了百家之业,做不锈钢的、办五金厂的、当老师的……什么行业的人都有。这也导致了这里的中小学生无心向学,老师一讲道理,就说自己以后要做玉,不用读那么多书。身为这里人,惭愧……

 

在这里先不说最终消费端的增长,单就市场的膨胀,这里就吸纳了多少资金,消化了多少原石。我相信这波投资热潮不单在揭阳本地,在全国范围带动了很多人关注、投身到了翡翠行业。有一部分就完全冲着钱来的,翡翠是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多大要紧,自己也不一定会喜欢,能赚钱就行。但在投资翡翠的小炒家中,同时有一部分人了解了翡翠后,真心喜欢这种疯狂的石头,留在了这个市场作为终端消费者。

 

在探寻这个行业时,我很注重了解最终消费群体是什么人。任何一个行业,只有产品最终消费出去了,才能正常地发展。否则都是在击鼓传花。就像房地产业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衣食住行是人的必须。我很反对国家故意不对这个行业进行彻底地整治,让房价在其真实的价格范围内。使多少人、多少家庭透支了应该拥有的幸福。扯远了。

 

话说回来,翡翠可以算是奢侈品,没有最终消费群体,那些商家总不能拿它当饭吃。我很遗憾,我这些加工的、贸易的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朋友很少关注这些,因为来买货的都算是“批发商”,买东西都是一手一手走,至于他们买去怎么销售,就毫不关心了。他们关心的是:我做出来的这些东西卖得出去就行了。当然,这无可厚非,知道自己的下家需要什么就好。

 

这个市场的人以这个行业为赚钱手段的人可能更为居多,而真心喜欢这些小石头的人也许不多。这反映在,他们对原石、成品值多少钱比较有研究,但提出稍专业一点的相关知识,比如翡翠的学名是什么,这也许还比不上一个稍有研究的翡翠爱好者。这也许可以从某个侧面来说明,为什么揭阳人做的翡翠来来去去就是传统的佛、观音、叶子等款式。也许是揭阳人认为,把东西做精了更容易卖出去,创新款式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那目前这个市场怎么样。2012年左右的寒冷应该就是不少资金撤出这个市场造成的。2013,以及2014,市场相对比较稳定,偶有火热的时候,也有稍冷的时候。这个冷、热我无法界定,在我的标准中就是来往的客商的人流量。

 

现在市场内因为原石的缺乏,料子都在本地翡翠商手中流转,造成了原料比成品还贵的现状。不过这种情况已出现了多次,算是见惯不怪了。随后的影响是,未来的翡翠,尤其是高档的翡翠肯定会有所涨价。目前造成了高档品买家出不起高价,卖家不肯低价卖的情况。这倒是催热了中低端翡翠的销量。由此带来的话题是,同样档次的中低端品,买家出在阳美的价格不比乔南的高,但乔南的市场却比阳美的市场热。

(未完待续)

 

谈谈磐东,揭阳,翡翠行业怎么跟旅游业结合等等……

2014-3-19  /  济海云帆  /  标签: 翡翠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1356)  /  

吐槽一下《中国好歌曲》

1、这明明是原创版的《中国好声音》。而且并不是在挑中国好歌曲,是在挑中国唱作人嘛。

 

2、导师跟《中国好声音》基本一样就不说了。演技依旧十分地假,果然不是职业演员。对每个选手都恰好提问个问题,可以让选手把自己身上该说的故事说出来。所以,看客们,你们知道这是个娱乐节目就好,千万别当真。

 

3、首期选手很多大有来头啊,说到底还是金字塔尖上的事,草根就看个热闹吧。

 

4、既然定位于选好作品,点评的时候能不能点评一下歌曲本身,是好,好在哪里,有不足,不足在哪里。提高一下观众的鉴赏力也行啊。

 

5、接上面,既然主角是作品,能不能别关注太多作者背后的故事啊。没故事的人还上不了节目了?此外,有多少写得出好作品的人自己是不会唱的,到底在选人还是在选作品。

 

6、已经有网友提出来了:听听《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跟哪一首相似度高?

 

就吐到这里吧,能将目光关注作品本身就是进步,继续加油吧,希望更多的节目能刺激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2014-1-5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2778)  /  

我的姨婆李纯英

我的老家后园有一大片“红芒”,长得非常茂盛。这些红芒是我的姨婆李纯英有一年回揭阳时,带来的据说是从台湾过来的一小段根,种下去长成的。没想到就长得这么茂密。

姨婆是我的十姨婆。我奶奶有10姐妹,3兄弟。
 我奶奶排行第4,从小送给别人家养,后来嫁给我爷爷。我爷爷去世后又改嫁了,所以我其实对奶奶一点都不亲。反而是这13兄弟姐妹中,最熟最有感情的反而是这位最小的姨婆。

我的这位姨婆,其实跟我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据说当年她的妈妈生下最小的女儿后,女儿就被送到福利院去了。当年那福利院,环境恶劣,据说还有老鼠咬婴儿的事件。姨婆的妈妈发现后,到处找孩子。大家拗不过,就到福利院里找回姨婆。事情就是戏剧性,原来的姨婆已经不在那里了。大家只好在福利院里重新抱了一个回来,这就是我的姨婆李纯英。

姨婆说,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了。由于家穷,小时候的日子比较艰苦。19岁的时候,茂名招收干部,姨婆就抓住机会报名去了。我对她的事情知道不多,只知道后来她当上了茂名五金公司的经理,嫁给了一个有一对子女的男人,后来自己又生了个儿子。

我与姨婆的缘始于我的父亲。父亲到阳春农场工作后,知道有个母姨在比邻的茂名,于是就找过去。于是我小时候有些春节就是在茂名过的。小时候的姨婆给我的印象其实并不深。93年回揭阳后,更是与姨婆鲜有联系。

200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在二批高校的第三志愿里,这一梯队有肇庆学院、茂名学院等备选。填报时,脑中闪过茂名有位姨婆在那里,于是便填上了茂名学院。没想到这一填,我又从粤东回到了粤西,算是与姨婆的第二次重逢。

来到茂名见到姨婆后,姨婆很高兴,带着我走了市区一圈,算是熟悉了一下环境。尔后又带着她的孙女和我到多美丽吃了一餐饭。慢慢地我也才对她的家庭渐渐有些了解。

她的整个家庭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看不出“幸福”两字。年轻时她以“后妈”的身份出现在一对丈夫的子女前。这对子女中的女儿,后来与丈夫离了婚,其中的儿子,英年早逝。亲生儿子也是离婚,后来重新娶了个东北媳妇。

我见到姨婆时,她有心脏病,总要注意吃药和保养。不过幸亏是她挺乐观,经常出没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坚持打门球等运动。

 

 

2013-8-23  /  济海云帆  /    /   码字文章   /  评论(0)  /  浏览(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