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海云帆

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喜怒哀乐,一个词曲创作者的爱恨情仇,一个业余吉他手的酸甜苦辣,一个手机摄影师的春夏秋冬

河堤上的风

[img width=450]http://lh6.ggpht.com/linyifan1983/SP73XGxzoqI/AAAAAAAAAF4/aZfulOSoSYE/s800/IMG_4747.jpg[/img]

这张图片是在茂名小东江的河堤上照的。用软件处理过。

还记得那是一个黄昏,不过天边没有如血的残阳,因为那是一个多云的天气。我站在江的这一边,享受着凉爽的晚风。忽然听到对面的河堤上传来一阵阵“突突”的摩托声,我想,这是一台有点破旧的摩托,它肯定跟随它的主人去过了很多很多地方,走过了很多很多的路。但此刻,它身上驮着两个人,貌似一对结了婚许多年的老夫妻。一路上,他们没有言语,只有风在他们耳边拂过,只有车在脚下的路颠簸。晚了,要归家了,也许前面的小屋的烟囱里正冒着炊烟……

河堤上的风,幸福在前方……

林一帆
2008年10月22日。

2008-10-23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2110)  /  

[置顶描述]凑和着看吧。

1、摄影设备为小米8,以及佳能长焦卡片机SX 260 HS 一台。基本上都是用手机。

2、手机摄影的优势在于随时随地性,生活中的美稍纵即逝,拿起手机,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是摄影师。

3、声明:本人摄影作品涉及人物部分,基本都在公开场合拍摄(私人场合基本上都是亲友)。摄影作品仅限于本博客、本人微信圈、本人QQ空间等非商业用途展示,如仍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QQ/微信:28038798),本人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电脑端点击图片可进入大图模式。手机端竖图看不全时也可点击图片看全图。

2008-10-23  /  济海云帆  /    /   摄影拍照   /  评论(0)  /  浏览(1651)  /  

163新闻:政府绩效考核 佛山赶超广州

潮汕4市绩效指数结果偏低

全省四大区域中,珠三角的绩效指数比山区、西翼高,与去年相似。但本地调查发现,东翼粤东四市政府总体绩效指数与领域层指数值不高,在全省的排序相对靠后。

课题组介绍,在总体绩效指数方面,四市没有一市均值高于省均值。在排序方面,四市分别是第20、21、19、14.领域层指数亦如此,如汕头市的社会公正指数在21市中居末位,潮州的社会公正指数绩效指数排第20位,揭阳的经济发展绩效指数排第21位,汕尾的促进经济发展绩效指数排第20位。

[color=#FF0000]课题组指出,潮汕创业文化闻名海内外,商业人才遍布全球,发展基础及地理位置亦十分优越,但经济发展及政府绩效指数位全省之末,该现象耐人寻味。[/color]

===========================

虽然,像这样的所谓“绩效”排名到底实际意义有多大,不过,倒也可以看出一点点东西。我也一直想不明白,一片人杰地灵的平原,语言上跟台湾福建相近有优势,地理上属广东近香港有优势,人源上一大批遍布世界的华侨有优势,传统上勤苦耐劳、团结一致、敢拼敢闯有优势。但就是这么一个有优势的地方,无论哪个方面都没有发展起来,哦,对不起,有些方面是发展起来了,而且可能还是世界水平。我想,只有生活在这里面的人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2008-10-21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817)  /  

披着摇滚外衣的青春偶像剧——《摇滚夏令营》

摇滚
实在不好意思,虽然歌曲很好听,但是这片除了群魔乱舞的时候摇了,滚了,就是没有摇滚。实际上,这片没看之前我想到了《摇滚校园》,那部片我也意外,名为“校园”,主角却是一个中年人。这部好了,主角回归了夏令营的人物,但把主题给弄丢了。摇滚在更多的时候被我看成是一种精神。这部片说的是一个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雷到我了。反正对于情节,我无话可说了。可惜的是把摇滚二字给亵渎了,可能说得严重了,但我是冲着这两个字才去看这片的。

假唱
我相信很多电影的音乐都是后期配的,但没有哪部让我如此反感。男主角那个三人组在湖边唱那首新歌时,三个话筒,两把吉他,出来的是一首整曲。其实不只这个场景,所有唱歌的场景都是如此。虽然看国内的那些音乐场景连口型都不注意对,但美国的这部片依然让我觉得难受。非常非常的难受。假唱就假唱吧,最后汇演的那个女黑人唱冠军歌曲时一个人背着一把电吉他出来,连话筒都没有,我又一次被电击了。歌曲都说是刚写的刚写的,刚写的就全配器好了,一律都是人声在电容麦前的感觉,毫无现场感。更雷的是那三人组在湖边唱完后说晚上回去录小样……唉,美国的商业片也不过如此。

说点好的吧,女主角独自在餐厅用钢琴弹唱的时候场面很唯美,唱得很动听。

2008-10-20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557)  /  

摸到了套路

下午,去听了一场由XXX博士,知名大学客座教授讲授的”健康幸福人生“讲座。这样的讲座,我似乎已经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听了。

一个顶着诸多“博士”、“教授”的头衔,一个讲话抑扬顿挫的,一个很会煽动现场气氛的,一个确实看了一些书的——人,站在讲台上,拿着麦克风,而且还是拿着麦克风尾部(跟很多台上唱歌的不同),忽而要大家举手,忽而要大家回答问题,不断地要求掌声。搞到最后,确实很多掌声,这还不算,还把一部分观众讲得泪眼汪汪,或者心情激情澎湃。这就是那些关于人生关于幸福关于家庭亲子一类的讲座。忘了说,这些个场景类似的还有传销一类的洗脑会……

我耐着性子听了一个多钟,一名同事拍完了要的照片后离去,我留下继续听。倒不是觉得有多精彩,而是想学学这里面的套路。说不好哪天咱弄了什么“博士”“教授”头衔,咱也到各高校混饭吃去。

基本所有内容,都是我所知道并注意的,基本上所有的东西,在场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比如,教孩子不能只看分数,自己怎样对父母孩子以后会怎样对自己。这些道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听得很热衷,为什么喜欢一个人讲自己已经知道了的道理?我在想,这样的讲座对一个人真正的影响有多大?会回家打孩子的估计回家会继续打。“博士”讲的东西很多道理大家都知道,举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三几块钱的《意林》《读者》一类的杂志里找到,一些笑话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就是这样,一两个小时,大家乐呵呵的坐在那里,要鼓掌有鼓掌,要笑声有笑声。我觉得这并不是“博士”的问题,而是大家的问题。大家都没注意,做不到这些道理,所以喜欢听别人用幽默的语言来说这些道理,听了笑了后以后自己就真正懂了这些道理……所以以后有类似的大家依然听得乐呵呵。

觉得许多名副其实的“博士”应该很无奈,在这种场合下,会煽动情绪及幽默绝对比学术水平重要,而且还重要得多。突然忘记了,也许这种场合下根本不需要学术水平,多看看《意林》,基本可以上台了。

2008-10-20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1)  /  浏览(1970)  /  

观闾丘露薇之《我已出发》

从高中开始,我就很少看电视,对凤凰卫视当然也很少接触,在没看《我已出发》之前,我对此人一无所知。而我会看这本书,是我知道这是一本记者的书,于是便看了。

说句实在话,我看这本书主要急于想从中了解当一名记者面对国际重大事件,或追访重要人物时的一些技巧之类,才慢慢地发现,有时当记者,真的不容易。比如,闾丘露薇要过边境到伊拉克时,所采取的一些“掉眼泪”策略。有时,我觉得记者所干的事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博役。有时你为了能够顺利采访,要采取一些跟“记者”(概念中记者就是学会问与记)这一行业无关的动作,比如跟踪,比如得知被采访对象不好对付,要跟他套近乎。其实记者并不单纯是一名记者,而要学会周旋,学会各种各样为人处事才行。这一点我佩服闾丘露薇,她确实有当一名好记者的优秀素质。我想,去采访战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换成是我,我不知能够做到哪一步,说不定还没进入人家的国境我已打退堂鼓了。

闾丘露薇有一个观点跟我的是一样的,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概念。事业是个人愿意为之投入一生的,而职业,仅仅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而已。闾丘露薇比较幸运,当记者既是她的事业,也是她的职业,为其中一样奋斗就是为两样奋斗;但这同样也不幸,这肯定会很累。如果闾丘露薇是我现实中周围的人,我在生活上应该不会跟她接触很近,因为她是一个工作狂。“工作狂”跟我的价值观不大符合,因为个人觉得,除了工作(职业),甚至是事业,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值得关注。因为一个工作狂一旦停了下来,估计会觉得很空虚。打个不大恰当的比喻,一个人努力奋了斗,有一天终于成了“武林第一”了,为了这个,他可能失去了很多东西,整天一味地练功练剑,上天对他比较照顾,千千万万练功的人中他脱颖而出,成了第一,得了这个第一以后,他又能如何?一个人有得到,一定会有失去的。我的价值观中,得了武林第一花的代价太重了。其实工作狂不也一样,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工作,到头来,得到了一些什么,失去了一些什么呢?看到闾丘露薇作为了一个离婚的女人,我想,会不会事业成功的女人,一般就是情场失意的女人呢?

2008-10-19  /  济海云帆  /    /   闲扯杂谈   /  评论(0)  /  浏览(1279)  /